228三天的連假,說好媽媽要帶著弟弟、妹妹和呆哥來。

    三個雨天。

    一直都在下雨。

    早上醒來,還在下雨。

    我傳簡訊給妹妹,跟她說還在下雨的事實。
    「來不來呢?」我惶惶不安地打著這些字。

    sis~如果真的去不成,妳應該也會很失望厚……我們都是很想去的,因為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得,最近老是覺得工作厭煩呀,很想看看大海看看山跟妳說說話的…可是真的一直下雨,那還是不要去比較好厚…我們昨天都累死了,老媽應該還在睡覺,我晚點來問問她。」

    微雨的早晨,我坐在床上,收到妹妹的簡訊,看完以後,就決定說服他們出發。
    在我的提醒之下,妹妹跟呆哥和弟弟都約好了,她豪情萬千地宣告:「我們會一起穿著夾腳拖去花蓮!!」

    可是,花蓮的寒意完全擊垮了他們,我圍圍巾戴毛帽全副武裝地出現在他們面前,看他們夾緊的腳趾頭,當場變成過街老鼠。

    雨夜,我們開車上山吃飯,認真地說明Jolin(汽車)無法負重爬坡,要大家下車步行陡上,全部人傻眼。妹妹牽著媽媽,撐一把破傘,走在昏黃的山路上,雨水成小瀑布順著陡坡刷了下來,我看見家人的眼瞪得老大,弟弟狐疑地問:姊,妳真的要帶我們去吃飯嗎?

    我哈哈大笑:喔,我其實要把你們帶上山賣掉!

    謝謝你們冒雨前來探望花蓮的我。好險你們們早習慣我異於常人的行徑與安排,帶你們上山吃飯是我想了好久的,下雨也在所不辭。當你們坐進餐廳,露出笑容,當你們稱讚哪一道菜好吃,就是最好的當下。

    老實說,媽每次要來我都會很緊張,因為我是三個小孩裡最不事生產的老大,唯一能發揮的功用就是藉自己所在帶家人同遊,讓他們理解另一種價值的世界。我很幸運,家人不一定認同我的生活,卻也不會制止。他們能來,觀看並得到開心,是我的福氣。

    這麼多年了,我終於慢慢找到,自己在家中所扮演的角色,以及位置。
    領著我的家人,參與另一種生活。

    坐在璞石咖啡館裡,吃一頓開心貼心的早餐;在o’rip的工作室閒晃;跑進小一點洋行挑選咖啡豆……好,要名產是嗎?我們就陪他們在中華路上,一間一間慢慢選購。

    愈大愈覺得,人都會變(誰沒在變),但媽媽的愛不會變。

    家人和山一樣,永遠都在。

    因此家人的相互陪伴,需要更多耐心,以及自省自覺。

    陪伴不是義務,是自發性的、心甘情願的一種需要。

    從前,如果遇到下雨,我一定以此為藉口勸他們別來(多省事啊~);如今,我卻偷偷希望他們遠道而來。

    這也是一種長大啊。

    雨天逛街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,媽媽說,在外邊吃一吃吧,別那麼麻煩。我卻拉著他們回家準備晚餐。

    住平和以後,我終於有機會能靠自己動手(好吧其實是小飽),準備一頓飯給喜歡的人吃了,怎麼可以不在家吃?

    吃了一餐暖呼呼的火鍋,聽見媽得意地打電話向爸炫耀:「老爺,我什麼都不用做,就有得吃了耶!」

夜裡,老妹老弟跟著小飽學做麵包,他們用傍晚在超市買的巧克力和起司,做了兩個米老鼠造型麵包,不過就是幾個麵包,卻一直捏到半夜。我打了好多個呵欠,麵包還沒進烤箱我就倒在沙發上了,他們卻全然沒有睡意,一邊做,一邊咯咯咯亂笑。





聽說貪心的姊弟倆因為塞了太多巧克力在米老鼠的腦袋裡,兩隻米老鼠後來在烤箱裡雙雙炸裂,姊弟倆為此笑了好久好久,一點也不傷心作品的失敗。

送媽媽一行人上車,回到家,鬆了一口氣,卻突然失去重心,不知該做什麼,開始懷念起豐盛的早餐時光和大合照。我們明明住在這裡,卻像走過一段長長的旅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