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沒這麼期待了,像孩子一樣地興奮。

大概是因為,有伴同行、依夢行事,竟是那麼溫暖充盈的一件事。

好久沒有這種,寫一本書、一個故事,也同時傳遞,與伴侶/親友/貴人同行的祝福了。
有點甜蜜,在農曆年節到來的前後,送給全天下當禮物!
美國阿帕拉契山徑的旅程,起於2014年。
早在那一年山徑上,就想著:這些經歷要寫書。結果,從那一年回來之後,我每年都想,每年都沒寫……(摔),這麼想著想著,十年就過去了(倒)~

那一疊厚厚的手稿呀,密密麻麻都是秘密與驕傲,夜裡讀給枕邊人聽早就不奇怪,拿起來重讀了不只一遍,劃線貼標籤也不只一遍,每次問自己......什麼時候才寫?
不是不會寫,只是想寫的方向罕見。不只是寫自然和步道,我想寫夢、直覺、自然界無形的訊息;
我還想寫愛、關係、同行者以相異來相依。想寫的方向這麼冷門,渴望傳遞的訊息那麼深沉,真的……可以這樣寫嗎?
可以的,這是書寫者的榮耀。

2年前,房間裡,妳陪我聊一個AT步道上的大夢,我第一次說出那個夢。

妳說:妳8年前就夢了這個夢?(驚訝)
我說:對啊!(不然咧~)
10年後,我慢慢懂了,原來就是要等個10年才有辦法啊......唯有時間,才能成熟。
好像……要用第三人稱去寫了(暈眩)。
不能再倚賴過去的書寫習慣了,不能再以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做了,那擬好的大綱、已完稿的三四篇作品,通通都要打掉。
依夢而行是一種冒險,和登山相似,要劈荊斬棘,與溯溪相仿,要一躍而下深淵的水潭……
但這不是在野外,而在心智中進行。
嗯,我照做了。《同行》因此誕生。
推薦人不只一人說這是小說,編輯清瑞篤定地告訴我這是小說,
我傻眼。(什麼?我寫了小說嗎?!)
清瑞貼維基百科「小說」的定義給我,天啊,最後……寫出了小說喔。
創作這兩年,正好受旭立文教基金會榮格心理學系列課程的培訓,無可否認,這幾年受榮格心理學影響至深,我把生命中對「愛」與「個體」的意會,都放進去了。

談伴侶關係經營、差異的兩人如何攜手遠行;談山野自然之息,天地水火星星與森林;
談直覺、象徵、夢以及歌;談異地探索自身,最後仍要歸鄉,踏實生活。

儘管是長距離步道健行、儘管是自然書寫、儘管是非虛構寫作、儘管全是我所熟悉的……終究變成了小說。(潛意識怎麼會那麼幽默呢?好驚喜!)
這部作品有伴侶和許多熟悉的朋友加持,第一次所有的推薦人我都認識。

前有亦師亦友的 Sawa Ciwas寫推薦序,後有先生洪小飽寫最後一篇文章做壓軸。
(根本左右護法吧?想一想又像在作夢)

那是出版人郝明義Rex How半路殺出來說崇鳳留下來;是編輯Odili Lee對我露出長距離徒步理解的微笑(她是四國遍路愛好者);是夥伴Ida Okey-dokey百忙抽空做美編(拜倒在她的書封扉頁下不是很容易嗎?);是好友米莎Misa Wen說,歌詞妳就拿去用,我來簽授權!

是推薦人們相挺和微笑,為短語想破腦袋道恭喜。被這些人圍繞著,他們以身體力行來支持來證明,讓我知道自己有多麼幸運。
只要耐心繼續寫下去,生命會以祂的豐盛來回應,或早或晚而已。如同步道上的日子。
2025年,新書《同行》上市,
願天底下所有的同行者,都能手牽著手繼續相愛。
願我們與自己的關係,都能更包容而完整。

---
[分享會資訊]
【2025台北國際書展】
長距離步道的浪漫與現實——劉崇鳳《同行》新書分享會
時間:2/08(六)11:00-12:00
地點:大塊沙龍
主持:小歐(四國遍路同好會粉專主理人)
講者:劉崇鳳(本書作者)

【2025高雄】
同 行──不只是勇敢的太平洋屋脊步道&阿帕拉契小徑(暫定)
時間:4/20(日) pm2:30-4:30
地點: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3樓
講者:劉崇鳳(本書作者)


插畫&美編/李怡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