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為推薦書籍困擾過。當出書找推薦成為一種約定俗成。 

出版社邀請你做推薦人,代表欣賞和敬重,但許多人有所不知,推薦人難為之處。決定推薦與否的原因各有不同,當然站在推廣好書的立場,能推我們就會推──但看書稿實在需要時間哪!如果一位推薦人夠認真,他要讀企劃行銷介紹、新書介紹卡、還有電子版書稿全文,要在短時間內瀏覽/讀過一本書,再決定要寫短語推薦、掛名推薦或不予推薦,這一切過程都是志願性的,工作繁忙的同時還要接書籍推薦的邀約,有壓力很正常,特別同一時期遇到不同出版社邀約推薦新書時,吃不消是有可能的。

我非速讀者,推薦一部作品,需要熱忱。但我不會因此就不推,只因群眾可能藉由推薦人的專業領域去評估這本書的取向與價值,儘管不精確,卻是一種參考、一種證明。

 

正因深知推薦書有其不易,所以當自己的新書《同行》要找推薦人時,我認真思考過心目中的名單。有喜歡的推薦人為自己站台,是我信心的泉源。

除醫療界、心理界和園藝界,我微笑想起那些不可或缺身體力行的戶外徒步者代表,他們不只為長距離步道代言,也因為這兩對朋友都是夫妻檔(和我跟飽一樣)──去年的PCT W.A多虧有麋鹿太太(群諺&小臻)的行前加持,一路陪伴,差不多成了再生父母,邀他們推薦是我的堅持,我就是要麋鹿太太在!而阿泰與呆呆,PCT回來後一次與他們在台中相聚,講的心裡話比步道還要多,多麼幸運,以此交會,把我們接起來的還是對文字和長距離步道的相互欣賞,能一起因行腳而交疊的感覺著實溫暖。

戶外有魔法,大概因為大家都很清楚要餐風露宿吃苦耐勞,所以惺惺相惜而傾囊相授。我如此結識Joice,未曾謀面,只因PCT需要諮詢協助,走過美國三大長距離步道(早早成為三冠王)卻極其低調的她,交代我路上注意事項像一個姊姊那樣鉅細靡遺,其著作《走向內在》的價值取向與人生觀開闊而充滿智慧。編輯說,找Joice推薦吧!怎麼不好呢?

而《台灣山岳》雜誌的雲天,不管他有多忙我就是要找總監吳雲天推薦啊,因為他重建山岳雜誌這舞台,我才有這麼多與山相關的文章好繼續寫,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要約他站出來啊。

以及,千里步道協會的銘謙。銘謙的存在已被我轉化成其中一人物放進書裡了^^。是說《同行》一書調性柔軟溫潤,模糊所有地名,遠離所有知識性的細節,銘謙會習慣這樣的敘事書寫嗎?編輯說徐銘謙正好是她的學姐呢,讓她去邀。結果,銘謙寫了推薦短語回來。

而上下游總編碧玲姐總說去不了崇鳳爬的那些高山,我看見的是這些都市裡的植物。她不知我欣賞她愛植物的那顆心,和推動環境文學的不遺餘力,要邀她啊,以敬不同場域的我們對自然共同的喜歡。

而最後殺出一位創作歌手米莎──這位程咬金是我求來的。書不能亂寫,引用歌詞要談授權。與莎莎聯繫的過程讓我極有安全感,編輯說,不然也邀米莎推薦吧?喔,有姊妹撐腰是一種幸福吧~~~

陸續發出邀請,接著是惶恐地等待,在最後看到書腰設計的圖檔時,我的眼睛離不開這些逐條排列的名字。此時,推薦對我而言已超越了形式本身,推薦有力量,它代表支持──以名相護,共守價值。

對讀者而言,這也許又是一份例行公事的清單,對我而言卻不是。和自己許諾要為推薦人們寫一篇推薦文,因為這書腰上的名單,是我一字排開的盟友戰友,人們不知看書稿多花時間,不知寫短語也艱難,願意付出精力去評估的心意,要好好珍惜。

謝謝生命中各種相遇的緣分促成這一條書腰,讀者也許很快就拿掉夾在書裡或擱置,但這是我生命中一份美麗的名單,讓我銘記在心,讓我知道,這樣被愛著支持著而充滿信心。

 

#同行

#書籍推薦名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