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006,大五,顧曉蘭舞蹈坊]


跳舞無關乎技巧、無關乎身材、無關乎好與不好、無關乎別人的目光。

而是享受、而是跟身體緊密在一起、而是融在音樂裡、而是與夥伴搭配天衣無縫、而是團體的大美。

跳舞是毫不在乎,專注在靈魂與身體的合一,看見內裡深藏的光。

想一想,從有氧、韻律、爵士、街舞、MV、國標、民族、瑜珈、太極、到東方舞(肚皮)……自年輕到現在,我幾乎都嘗試過。

記得初到花蓮沒多久,滿街尋找舞蹈坊的我。最後竟找到兒童芭蕾教室,遇到阿寶,她帶她的女兒來學舞,看到我相當驚訝:「妳要跳嗎?」那當下,我真的很羞赧。

但確實一直以來,我不停地在尋找合適的舞蹈坊。卻不太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。

直到近五年,才發現即興舞蹈,深深著迷,只要在自然裡自在快樂的時候,就會不由自主跳起來,面朝大海、或者森林,站在石頭上、或是溪流裡,沒有音樂沒有規則、沒有時長沒有規律,發現自己就是喜歡這樣的舞蹈,好喜歡喔。

好喜歡的時候,就會忘我。

自小我就是個喜歡跳舞卻怎麼也跳不好的女孩。我能將動作記起來,卻無法把動作精準地做到位,我無法改掉我習慣的手勢或姿勢,力道也過重或過輕,大學的時候,我表演超級嚴肅,妹妹說:「姊姊,妳跳舞好。」

我其實不明白為什麼跳舞要笑。我笑不出來,那實在很假。

但現在卻可以輕輕鬆鬆微笑,因為喜歡,而且快樂。

走上即興舞蹈之路,我以為我不會再踏進有大鏡子的舞蹈教室了。

返鄉美濃第四年,我走入舞蹈教室。課程名稱叫「爵士&鄉土韻律」,當初一看這名字就覺得自己不會去(上課),結果,人生真的很難說。

一定是太久沒走進舞蹈教室了,以至於一走進去時,滿堂充滿活力的婆婆媽媽們震得我都傻了。這是一個開心運動的教室,特別的是妳能聽見客家話,鄉音時不時夾雜在課程中。它是為鄉親設計的課程,夾雜有氧與地板運動,我喜歡的舞蹈不多,但卻能輕易在流汗和婆媽妙趣橫生的反應裡笑開懷。

不一定要跳優美的舞蹈,也不一定要那麼空靈。這裡有生活的味道,踏實且充滿活力。

而我總能溫習那個文靜不多話的我。只要在跳舞群體裡,我就是這樣。
且我沒漏掉看到大片木地板和大鏡子我有多開心、多懷念。

原來人永遠都要回去的。回去以後,會更強壯。
和爬山一樣,走入自然引導後我以為不會再和山社爬山了,但顯然是我誤判,能夠互相交融、切換,是幸福的。工作室令我深刻連結土地、結交靈魂密友;山社則能讓我放聲大笑、亂耍白濫,這兩端相通,深深滋養我。

即興舞蹈和爵士舞也是一樣的,能回頭,摸到爵士真是太好了,即使只有一點點。

想起大學時代晚上趕顧曉蘭舞蹈班的自己,每周三晚上要連跳三堂,從五點跳到九點半,跳到腿軟,中間就啃一個麵包或吃一包雞米花,然後心甘情願繼續跳。

我一直記得那種流汗到底的暢快,現在,好久好久沒這樣了。

直到我走進了美濃鄉土韻律的舞蹈教室。

有氧也好、韻律也好,管它任何舞蹈。
身體開心,身體開心,身體好開心。啊,跳舞就是,開心哪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