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刊登於2019.02.12 微笑台灣_旅人專欄
(點選連結進入照片較豐富)


--

    以為返鄉美濃以後,便會離過去自由開放的新移民生活漸行漸遠,畢竟我們在這裡算是回鄉子女,客家話講不好也什麼都不懂,傳統保守的客家聚落,除了敬老尊賢、長幼有序,日復一日的農村日常實在沒什麼好說的。

    但事實可不是這樣。

    大約同一個時期,幾組人馬不約而同遷居或歸來。有一天,咖啡館的主人召集大家,說要聯合擺攤:「要不大家一起來這裡吃飯吧。」

    我們真的是為正事才一起吃飯的!可是吃著吃著,就吃出習慣來了。大約每兩個星期,大家會聚在這個咖啡館裡共食,或中午、或晚上,並非每人帶一道菜,而是輪流當主廚,大夥事先提供食材,主廚當家,煮了就算!

    拜託,這裡面可有好幾個有機小農啊……要提供食材,談何輕鬆。又是在咖啡館裡,老闆不沖咖啡,但他願教有心者手沖。要喝咖啡是吧?向有心者點單便是。闆娘興起時會有飯後甜點。此外,就看主廚怎麼張羅了。一次煮給十來個人吃,做這種共食主廚要有很大的心臟,但是呢,神奇的就是,還沒人因壓力過大憤而不煮的。大家視自家狀況提供協助,提供食材的、當二廚的、幫忙顧小孩的、帶飲品過來的、洗碗的……有時我會以為,每一次共食都是一次過年,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家族,基於共同的理念而相聚。吃飯時,會有隨機的介紹與分享。關於新朋友、新資訊、生活瑣事或者活動宣傳……

    連同咖啡館主人,共食成員半數以上是返鄉兒女,其餘則是新移民。在保守封閉的美濃,這是別緻的風景。

    易玲在生小孩後,和先生舜子回美濃開了一間「慢熟咖啡」;傳芬和雅菁因北海道之旅決定成為農夫,回台後提著一卡皮箱就這麼搬來,租房租地耕耘「有塊田」;元鴻因八八風災與父親過世的陣痛回鄉,從種木瓜到轉型專攻藝術與活動,與其妻一起創立「果然紅」農藝生活;「食自家」的龍夫來自高雄,他在有機農場獨樹一幟的耕種方法可是出了名的酷;喜歡竹編的怡麟,竟敢在這鄉下地方開設竹藝工作室「鹿米竹」,還要帶小孩,這位媽媽真的很有勇氣;擅長策展的逸姿明明是屏東客家人,卻在美濃工作十數年直到結婚生子,還賴在這裡;至於移居美濃多年的彥伶,面對鄉民一點不懂纖維藝術,依舊以「草木生活」推動相關手作,如牛一般的毅力,卻又泰然自若;至於先生小飽與我,好山好水的花東生活了七八年,最終竟是返回老家種地與寫作。

  共食是個聚寶盆,故事豐足。儘管許多人不在美濃土生土長,留在美濃的日子卻比我們這些正港子女更深長。然後他們生了孩子,他們的孩子在美濃長大,也將和美濃其他孩子一樣,嚮往都會生活。共食間我們會聊,我會大笑,想起高中時肖想大台北的自己。
    除了食物,共食精彩的其實是這種混融的交流,包含農民與藝術家、返鄉子女與新住民間擦撞的火花。那麼當地老居民呢?就在我們左鄰右舍。

    美濃會有這種風景,我是驚訝的。但若沒有更多人願意到農村開發新的可能、碰撞更多的力量,農村不會改變。於此,面對這八股的客家小鎮,我可以真心說:美濃美濃我愛你。愛你的多變、你的突破、你不可思議灌輸給我的新視界。